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音響空間二十要(四)

延續上一篇文章:音響空間二十要(三)

十三要:天花吸收與擴散
原文摘錄1為什麼我說天花板適合做吸收與擴散呢?難道不能只做吸收嗎?當然可以,不過別忘了與天花板相對的地板幾乎都是平的,如果天花板又是平的(例如只用礦纖板),則天花板與地板之間會產生很多的駐波、聲波增強或抵銷干擾以及空間共振等。既然地板不可能做擴散,我們希望天花板能同時做擴散與吸收。
原文摘錄2天花板如果做造型,通常都會以薄夾板釘成,而且裡面會有空腔。此時,薄夾板與空腔就會形成中頻與低頻的吸音體,而且您很難估計它所吸收的頻率以及吸收的量感。因此,如果要用薄板空腔構成天花板,最好先將天花板分成許多小區塊,區塊越小,對中頻與低頻的吸收能力就越小(中頻、低頻吸得過多並非好事)。


十四要:喇叭後牆硬帶軟
原文摘錄1什麼叫「硬帶軟」呢?所謂「硬」指的是喇叭後牆的結構體要硬,最好是磚牆水泥。而後牆的表面如果需要吸收,可以按照前述吸收的要領來「軟化」喇叭後牆。為何喇叭後牆的結構要硬呢?如果喇叭後牆是空腔,那是最糟糕的做法,因為喇叭後牆是整體喇叭聲波能量第一個最強的反射面,空腔安置在此會吸收大量的低頻與中頻,造成擴大機功率的虛耗。此時,即使您用的是數百瓦擴大機,聽到的也可能是虛軟的低頻與中頻,感受不到飽滿結實的聲音表現。
原文摘錄2請盡量避開讓玻璃門成為喇叭後牆,因為玻璃門遇上中頻、低頻時,會因為本身的振動而產生吸音作用,如此一來聲音的飽滿紮實程度也會打折扣。


十五要:一次反射勤吸收
原文摘錄從喇叭所發出的聲波第一次「撞擊」室內各牆面時,我們稱為第一次反射音,第一次反射音之後,還會有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…反射音,其中能量最強的就是第一次反射音。擒賊先擒王,既然多次反射音中能量最強的是第一次反射音,我們就優先解決它。第一次反射音的反射點在哪裡,我們就在那個地方安排吸音裝置,這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在六個牆面中,天花板與地板之間、二側牆之間、喇叭後牆與聆聽位置後牆之間都會有第一次反射音的存在,不過對聆聽音樂干擾最利害的則是從左右二側牆所傳來的反射音,它會使得聲音的定位模糊,而且對耳朵也容易造成壓力。因此,在左右二側牆安置吸音裝置來降低過多反射音的干擾是有必要的。
二側牆到底要怎麼做呢?當然要先找出第一次反射音區域。要怎麼找出第一次反射音的反射點?很簡單,不過需要二個人來做。一個人坐在選定的聆聽位置上,另一個人拿著一面鏡子,在側牆上移動位置,只要在座位上能夠看到喇叭(左側牆鏡子看到右側喇叭),那個「區域」就是第一次反射點。我將區域括弧起來的意思是:反射點其實不只是一個「點」而是一塊區域,而且第一次反射音不是只由一支喇叭所造成,而是二支喇叭造成(將鏡子移到靠近喇叭處就會看到另外一個反射區域),嚴格說來會有二個第一次反射音區域。


十六要:天花吸收與擴散
原文摘錄聆聽位置的後牆到底要吸收比較好呢?還是擴散?這要視情況而定。如果座位緊靠後牆,吸收要多於擴散;如果座位離後牆還有相當距離(例如一公尺以上),吸收與擴散可以平均安置。要注意的是,如果聽起來高頻太亮,您所使用的擴散器最好採用表面蒙布者。座位後牆採用全擴散不好嗎?我的經驗是不要將整個牆面做成單一的吸收或單一的擴散,吸收與擴散能夠均勻配置是最理想的做法。
聆聽位置後牆擺書櫃、唱片櫃可以嗎?可以!不過書櫃與唱片櫃如果裝滿,對於高頻而言,反射會多過吸收。對於中頻與低頻,當然會適度的吸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