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音響空間二十要(二)

延續上一篇文章:音響空間二十要(一)


第五要:殘響長短靠經驗
原文摘錄1:當我們進入一個完全沒有裝潢的空房間時,我們會感受到高頻段有太多迴音,中頻段講話好像對著瓦甕講話般,低頻段則會有太渾的聲音,這些現象代表的是一個空盪盪的空間中,它的殘響(或稱餘響)時間結構並不適合居住或聆聽音樂,各頻段聲音能量的分布也不均勻,無法讓我們得到舒服的聽感。除了迴音之外,您還可以在某些頻率上聽到鈴振Ringing(向著屋頂角落拍掌就會聽到)。其實鈴振存在於低頻段、中頻段與高頻段,只是越低的頻段越不明顯而已,但事實上是存在的。
原文摘錄2:到底要多長的殘響才算是最好聽的呢?殘響多長要視空間大小以及個人喜好而定,一般所標示的殘響時間大多以500Hz或1000Hz所測得的殘響時間為主,事實上更高頻率的殘響時間要適當的增長,更低頻率的殘響時間要適當的縮短,這樣才會是我們覺得好聽的殘響時間分佈。
原文摘錄3:殘響時間的長短對於音響迷有何意義呢?當然有!如果殘響時間太長,高頻聽起來會太吵,定位不清楚,中頻聽起來會有甕聲鼻音,低頻聽起來會渾濁。適當的殘響時間能夠讓我們聽到有甜味、有光澤、豐潤、定位清楚、層次清晰的聲音表現。
個人補充:關於殘響,可參考先前的聲學小常識-殘響(Reverberation)一文。


第六要:高頻太亮來吸音
原文摘錄1台灣的居住空間大多是磚牆或水泥構成,空間內六個面都是硬的,屬於硬調空間。而硬調空間會反射大量的高頻,所以大部分的聆聽空間首先遇到的就是高頻量感太多,聲音聽起來太亮太刺耳。高頻太多太亮太刺耳產生什麼後果呢?無法正常開大音量,定位層次亂成一團,樂器的聲音被扭曲,無法靜下心來聽音樂等等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高頻必須被適當吸收。
原文摘錄2常見的泡棉與玻璃纖維棉都是好用的材料,也是一般音響迷很容易買到的。比較這二種材料的吸音係數,可以發現在500Hz以上時,泡棉與玻璃纖維棉的吸音能力相差無幾。但是在500Hz以下時,玻璃纖維棉的吸音能力就勝過泡棉。所以,當我們處理高頻段的吸收時,泡棉與玻璃纖維棉都可以使用。在此我要醒提讀者,玻璃纖維棉一定要以布料被覆,或封在裡面,不要裸露。因為玻璃纖維棉如果經過拍打,會釋出纖維,這些纖維吸入肺中可能會有害處。此外,接觸玻璃纖維棉時一定要戴手套,不然皮膚會發癢。
原文摘錄3不要集中某個大牆面完全吸音,這樣效果不好。最好的方式是小面積分散均勻吸音。天花板、地板之外的四個牆面都可以安排適當的吸音。在此要強調的是,有些人以為只要安排個幾小塊吸音裝置就能夠解決高頻過吵的問題,其實不然。一個空間中如果高頻太吵,那就代表所需要的吸音表面積相當大,此時就要將吸音裝置分割成許多小塊,均勻配置在牆面上。


第七要:中頻甕聲用擴散
原文摘錄1我們會覺得有甕聲的頻段大約是在人聲範圍,而人聲範圍大約是200Hz-1000Hz之間。中頻有甕聲會讓這個頻段聽起來不夠清晰,而且帶有鼻音,這是一種聲音的染色。想要減少這個頻段,泡棉或玻璃纖維棉都可以用,二者比較,以玻璃纖維棉更有效。在此,我建議您採用擴散的方式來消除中頻甕聲,二次餘數擴散器是很好用的工具,尤其是表面蒙上薄薄泡棉加上布料的那種二次餘數擴散器最佳,因為不僅能夠擴散中頻,而且還可以適度吸收過多的高頻。此外,最重要的是採用擴散方式比較不會吸收過多的中頻,如果中頻吸收過度,樂器形體線條會變得瘦小扁細,不夠飽滿圓潤。
原文摘錄2假若您要以泡棉或玻璃纖維棉做為吸收中頻的材料時,有一個理論可以留意,那就是在吸音材料與牆面之間要留有適當的「密閉」空氣間隙,這樣吸音能力會更強。到底要留多少密閉空氣間隙呢?您要先假設想要吸收的頻率,再以這個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為空氣間隙。或許您會奇怪,怎麼在音響上經常會看到「四分之一波長」這個名詞?傳輸線式喇叭的箱體管子長度不也是以四分之一波長來計算的嗎?這是因為,如果把聲波看成一個正弦波,它的第一個能量最強處就是在波峰(也就是90度)處,90度處就是四分之一波長處。如果我們將吸音材料與牆面之間留有該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間隙,當聲波通過該吸音材料時,恰好就是能量最強的四分之一波長處會與吸音材料相遇,此時它的聲波能量就會被吸收最多。


第八要:低頻吸收有學問
原文摘錄1一般喇叭很難飽足再生40Hz以下的頻率,大部分20-40Hz的能量都很弱,除非是剛好遇上低頻峰值共振。而如果40Hz到200Hz之間有量感不足現象時,那就是聆聽空間中木作或空腔所造成的過度吸收。
原文摘錄2在聆聽空間處理中,處理低頻峰值是最困難的部分,由於低頻很容易產生過多突起的峰值,傷害低頻樂器的質感,甚至讓許多微弱的低頻樂器被掩沒,您要一一吸收相當困難。還有低頻的波長比中、高頻長很多,要吸收它並不容易。此外,我們往往要吸收的是某個特定頻率的低頻,但利用低音陷阱之後,不僅會「吸不準」該特定頻率,會連該特定頻率鄰近不該被吸收的低頻也被吸收了,這意謂著低頻吸收的精準難以精確控制。
原文摘錄3由於低頻的峰值很難精確吸收,因此我們可以用選擇喇叭擺位與聆聽位置來避開它。當然,最好的處理方是就是雙管齊下:既吸收又避開,這樣才能得到最佳的低頻響應曲線。
除了吸收與避開之外,有些人可能會採用等化器調整的方式,不過我並不建議用等化器來降低低頻峰值。為什麼?第一、當我們在使用等化器時,其實只是在等化一個聆聽點上(麥克風所擺放的點)的頻率響應曲線而已,這個聆聽點周遭位置低頻狀況未必適合等化器的調整。第二、某些低頻峰值很高,能量超過幾十dB,如果利用等化器將這麼大的峰值壓低,相位會不會有問題?如果想要利用等化器來將幾十dB的波谷填平,那又可能會造成擴大機與喇叭的負擔。所以,最好的方式還是採用避開與吸收。
原文摘錄4最簡單的低頻吸收做法是利用重量比較重、密度比較大的厚玻璃纖維棉來吸收低頻。利用夾板做個空腔,在空腔裡面安置玻璃纖維棉,而玻璃纖維棉要距離背後的牆面四分之一波長(準備要吸收那個低頻的波長),這就是簡單低音陷阱的做法。夾板的表面會反射高頻,但夾板本身的振動以及裡面安置的玻璃纖維棉會起吸收低頻作用。如果您不想反射高頻,就必須用軟質的布料被覆厚厚的玻璃纖維棉,不過二側還是要密封,這樣才能讓玻璃纖維棉背後的空氣間隙起空氣彈簧作用。
原文摘錄5一般音響迷能夠做什麼呢?難道只能夠避開嗎?通常,我的建議是利用比較重的家具來「自然」吸收低頻,例如各類櫃子或沙發等。如果可能,將房間的四個角落以三分薄板(或者不用薄板)從上到下封起來,內部填滿玻璃纖維棉,這就是簡單的低音陷阱。如果您發現用三分薄板所吸收的頻率太高了,希望吸收更低的頻率,那麼請將三分薄板拆掉,改釘六分板。為什麼?因為越重的板子能夠吸收越低的頻率。
為什麼要選在角落做低音陷阱呢?一來角落是低頻能量最強之處,在這裡做低音陷阱能夠有效吸收低頻。再者將低音陷阱安置在角落不會佔去有用的空間。如果您不想在四個角落做低音陷阱,第二個選擇是將低音陷阱做在二側牆,不過此時您要考慮的是低音陷阱會佔去不少空間。
原文摘錄6低音陷阱可以吸收低頻,但一般人很難精確掌控該吸收的頻率與該吸收的量感。如果您真的想做低音陷阱,不妨採用「嘗試錯誤」的方式,找出需要多大的體積,當然先決條件是您自己能夠動手,否則光是工錢就不得了。不過,在此我還是要提醒您,以木板做造型所形成的空腔雖然可以吸收低頻,讓低頻峰值降低。但假若您無法精確控制所吸收的頻率與量感時,很容易就會造型中頻、低頻吸收過量的結果,使得中頻與低頻量感嚴重不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