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音響空間二十要(一)

本系列文章部分節錄自音響論壇第219、220期,原文請見這裡,不過也加入了個人的看法。可能有點長,不過主要是針對一般人居家空間的狀況,且是從現有空間如何佈置來寫的,所以對一般人來說還滿有參考價值的。

在開始之前,有以下三件事先思考一下
  1. 是否有大聲聽音樂的慾望
  2. 追求高、中、低頻趨近平衡的聲音表現
  3. 想聽到近似音樂廳的現場感與龐大的音樂規模感
如果沒有,上面的需求,只想小聲聽音樂,大概就不用往下看下去了,因為幫助不大。

第一要:活生生的現場感
原文摘錄:音響迷必須做的就是將現場演奏的聲音牢牢記在腦裡,藉著布置聆聽空間、做好器材搭配、學習調聲處理細節等手段來追求現場演奏的音響效果,將家裡的「罐頭音樂」轉化成音樂廳的新鮮音樂。而布置聆聽空間、做好器材搭配、學習調聲處理細節這三件事中,又以布置聆聽空間對音響效果的影響最大。
個人看法:不管是愛聽哪一種類型的音樂,其實買音響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原音重現,所以要調整家裡聆聽空間的聲學環境,首先需要的就是記住現場聲音做為標準,並依此不斷修正。也就是說,參加演唱會或是音樂會的時候,要記住當下那種真實的感覺,然後回到家去進行調整。這個調整包含音響本身的調整以及聆聽空間的調整。

第二要:頻率波長要知道
原文摘錄:聲波的速度與頻率、波長之間的關係有什麼重要性呢?當您要估計聆聽空間中的自然共振頻率到底落在哪個頻率時,就會有用了,所以您必須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係。此外,聲波行進的速度不會因為頻率的高低而改變,也不會因為音響器材的不同而改變,音響迷經常說的「聽起來速度比較快或速度比較慢」指的並不是聲波行進的速度,而是器材從0升到最高點的反應速度。
個人看法:要調整聲學環境,當然要對聲學有某整程度的了解,筆者也整理了部分聲學相關的常識(詳見:聲學小常識系列文章)。當您了解聲音的傳遞方式及特性,就能利用這些特性來進行調整。

第三要:低頻峰值要了解
原文摘錄1:我們耳中聽到的突起過強峰值聲音是由三樣東西所混合的,這三樣東西嚴重扭曲了聆聽空間的音響效果。哪三種東西?一種是真正的駐波(Standing Wave)。一種是聲波之間相互的干擾而產生增強或抵銷的結果,由於某些頻率聲音強,某些頻率聲音弱,有如梳子的疏密相間,因此這種空間中的聲波干擾也稱為Comb Filtering梳形濾波現象。最後一種則是空間本身因為長寬高所引起的自然共振,稱為空間模式(Room Mode),或許我們可以稱為空間共振模式會比較容易明白。
原文摘錄2:將聲波擴散是最有效的處理駐波方法。所謂「擴散」並非只是利用斜面、弧面或角錐狀將讓聲波反射的方向改道而已,斜面或角錐只能改變聲波做單一角度的方向改變。弧形可讓聲波改變較多的行進角度,但它所擴散的頻率決定於弧面的大小,還是有所不足。而擴散卻能夠讓「一個頻段」的聲波做「多角度」的行進方向改變,它的效果比斜面、弧面與角錐好很多當聲波被擴散後,我們可以在室內得到均勻的聲波能量,隨便坐在那裡聆聽音樂,都不會有因為駐波而產聲的不均勻聲波壓力。

個人補充:如果沒聽過駐波,可以先參考這篇文章。消除駐波為什麼重要,主要就是駐波會產生部分頻率聽起來聲音特別大,或部分頻率聽起來特別小聲,而讓原音失真,就像聽歌的時候,該小聲的地方歌手卻大聲唱,整體聽起來就不太動人了。

第四要:空間比例該注意
原文摘錄1:聆聽空間的長寬高最佳比例是什麼呢?其實,聆聽空間的長寬高最佳比例不是單一的,而是多種選擇的,唯一要注意的是長寬高的尺寸不能互為「整倍數」。在樂器中,基音決定音高,而泛音的結構決定樂器的音色。在自然界中,任何發聲體不會只發出基音,它一定伴隨著豐富的泛音(其實就是共振)。將以上這些事實移植到聆聽空間中,我們可以將聆聽空間視為樂器,只要有一定的長度(牆面距離),就一定會產生一個基音(頻率),而這個頻率還會伴隨許多的共振頻率(泛音),這就是空間的自然共振現象。
原文摘錄2:當場寬高尺寸相互出現整倍數時,就等於是讓長、寬、高發出更多相同的共振頻率,而這些相同的共振頻率會因為相互重疊而增強聲音的能量。這樣一來,整個頻率響應曲線就被嚴重扭曲了。頻率響應曲線嚴重扭曲代表什麼意義?代表原來錄音的面貌被嚴重扭曲。所以,聆聽空間的長寬高最好不要互為整數倍數。
原文摘錄3:只要有長寬高,就會產生自然共振,理論上,您可以裝置專門用來吸收低頻能量的「低音陷阱」Bass Trap類結構,適當讓共振能量降低。但是這樣的裝置一來不一定夠精確吸收您想要的頻率,再者會佔去不少空間,還有耗費金錢。因此,無論是駐波或空間共振,或聲波相互干擾產生的梳形濾波現象所產生的凸起聲波能量,我們最好不要去硬碰硬想要「消滅」它,比較「經濟」的辦法就是「避開」它。到底要如何避開它呢?這就是「喇叭擺位」與選定聆聽位置的目的。當然,適當的做低頻吸收處理與避開它雙管齊下是最好的處理方式。

第五要:殘響長短靠經驗
原文摘錄1:當我們進入一個完全沒有裝潢的空房間時,我們會感受到高頻段有太多迴音,中頻段講話好像對著瓦甕講話般,低頻段則會有太渾的聲音,這些現象代表的是一個空盪盪的空間中,它的殘響(或稱餘響)時間結構並不適合居住或聆聽音樂,各頻段聲音能量的分布也不均勻,無法讓我們得到舒服的聽感。除了迴音之外,您還可以在某些頻率上聽到鈴振Ringing(向著屋頂角落拍掌就會聽到)。其實鈴振存在於低頻段、中頻段與高頻段,只是越低的頻段越不明顯而已,但事實上是存在的。
原文摘錄2:到底要多長的殘響才算是最好聽的呢?殘響多長要視空間大小以及個人喜好而定,一般所標示的殘響時間大多以500Hz或1000Hz所測得的殘響時間為主,事實上更高頻率的殘響時間要適當的增長,更低頻率的殘響時間要適當的縮短,這樣才會是我們覺得好聽的殘響時間分佈。
原文摘錄3:殘響時間的長短對於音響迷有何意義呢?當然有!如果殘響時間太長,高頻聽起來會太吵,定位不清楚,中頻聽起來會有甕聲鼻音,低頻聽起來會渾濁。適當的殘響時間能夠讓我們聽到有甜味、有光澤、豐潤、定位清楚、層次清晰的聲音表現。
個人補充:關於殘響,可參考先前的聲學小常識-殘響(Reverberation)一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