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

建築聲學─聲學環境的設計

在前一篇建築聲學中提到,不同環境會有不同的需求,這邊也蒐集了一些資訊分享給大家。

各類型的廳堂中,如劇場、演講廳、音樂廳、歌劇院及電影院,在注重生活娛樂的現代,已變成建築聲學中最常見的也最需要進行控制的環境,也是最為複雜且不易處理的環境。一般來說,這類環境要考慮的層面很廣,包含空間的形狀、大小、體積、佈置、座位量及排列方式、裝修材料等都會對整體聲學環境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。

以下整理這類型的聲學環境在設計上,要注意到的幾個部分
  • 1.不同座位所感受到的響度。一般而言不太可能讓每個位子的響度相同,但至少要控制到離聲源最遠的位子也能夠清楚聽見。
  • 聲能要能夠均勻分布,聲波在室內不會規則地像四面八方傳播。
  • 殘響時間的控制,太高的殘響時間會讓語言清晰度大減,但太低則會減少音樂的空間感
  • 各個區域應該排除或盡可能減少干擾聽覺或演出的震動或噪音。如喇叭固定不良時的震動噪音。
  • 不應出現回音、顫動回音、聲聚焦、聲失真、室內共振等現象。
註:
聲聚焦:聲聚焦是聲波從凹面反射產生的聚焦現象。在焦點的聲強很高,而其他區域就相應低的多,因為聲能主要集中在焦點,其他地方的聽覺條件便較差,由於這種緣故,使得廳堂內聲能分佈不平均。因此,建築物內應避免採用大型、連續的凹狀表面,如果要採用,則應裝置吸收很大的吸音材料。

聲失真:聲失真指廳堂內由於邊界表面在不同頻率情況下,產生不均勻或過多的吸收,因而改變了音質。如果廳堂內裝設的吸聲構造,在音頻範圍內有均衡吸音特性,則可避免聲失真。

顫動回音:顫動回音包括一連串的快速、連續、可察覺的回音。廳堂內相對的反射面不要平行,是避免嚴重顫動回音的一種方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